奇兽、奇人、奇事。 取材于上古奇书《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故事,纪录片《山海经奇》自带中国人骨髓里奇幻浪漫的气质:女娲造人、烛龙睁眼为昼、羲和浴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夔皮作鼓等远古恢弘的传奇故事,都隐藏着先人刻骨铭心的告诫;那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都蕴含着中华祖先前仆后继的血脉凝聚。 《山海经奇》 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Media Group)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纪录片。2023年2月17日,该片亮相纪录·时代答卷——2023年“大片看总台”发布活动。
凌晨订外卖和送外卖的,多数都是负重前行的奋斗人。当勤劳的人们被善待,每个城市的深夜都会显露它的温情。《我在子夜送外卖》选取外卖小哥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为切入点,通过他们的的视角去探寻、观察城市不同角落子夜时分,真实记录每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和形形色色截然不同的人生,展开“都市夜未眠”的暖心旅程。同时纪录片也将通过子夜外卖员的双眼去发掘每一处文化传承和历史符号,用共情和暖心的故事传递温暖、向上的价值观,用子夜时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展现每个普通人的温暖、坚持、拼搏、乐观和希望。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农民们在广袤的土地上不间断的播种、浇地、施肥、除草、防涝防旱、收获买卖,以最平实接地气的方式去记录发生在大地上农民的劳作过程、农作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忙中偷闲的碎语时光,并与天地之间的鸟鸣虫啼、蓝天风雪共同形成一幅幅动人的风景画,愿你我都在此寻找到平静的时刻,获得继续向前的力量。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收获是华北地区庄稼人眼中最重要的收获季,以大多数家庭所有地为10几亩来计算的话,玉米和小麦收获大约都在14000—15000斤左右,买卖之后一共能收入四万多块钱(刨出去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等雇佣机器的成本费用,实际挣得在手两万多块钱);而大棚蔬菜作物其实已由之前的辅助经济作物转变为了比玉米小麦更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片中以菜椒为例,大约历经长达6个节气的照料生长成熟,一整棚菜椒上万余斤,价格好的话,农民能赚将近四万元。目前在村里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依赖于蔬菜大棚,所以在片中往后部分看到变更土地种植方式建大棚的场景,大概可能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认识到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妖怪传》是由西瓜视频自制出品的、首档讲述“中国妖怪”的文化纪录片。在片子中可以了解到《山海经》等著作里极具个性色彩的 8 只妖怪,每一只妖怪都有它的中国故事。内容引入了专家和文献资料,采用动态漫画加真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带大家一起感受古人了不起的想象力,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中国人充满力量的精神内核。
该“守护系列”纪实观察类节目以长沙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为人物核心,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展示检察官的日常工作。
敦煌,是一个象征,也是一个历史的缩影,见证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记录着东西方文明的往来、碰撞、交流与融合敦煌对各路文明的融合传达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文明的态度:包容、自信和融合。纪录片《大敦煌》将以敦煌作为史实例证,讲述东西方商贸交流、文化交流、艺术交流的历史,通过对一个个今天的历史遗存的记录和讲述,来透视敦煌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展现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命运变迁和追求探索的精神,进而印证和传达中国一以贯之的“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的文明价值观。 第1集 何以敦煌 第2集 敦煌密码 第3集 文明舞台 第4集 再造敦煌
随着成都逐渐变成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本地年轻人喜爱的Funky Town——一家电音俱乐部的未来却尚不明朗。对于一群充满活力却时常被边缘化的DJ、艺术家、变装皇后、情侣、狂欢者和滑板仔来说,这里是地下派对的避难所,让他们在黑夜尽情狂欢,直到天明,看到太阳升起。这可能是唯一一个能让他们接受真实的自己的地方,而他们却在白天逃避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Funky Town周边出现巨大的起重机,建筑工人开始占领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些年轻人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将被迫面对当初让他们来到这个俱乐部的原因,并在这块宝地变成地铁站之前争分夺秒地狂欢。《午夜出走》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它是献给成都的情书,也歌颂青春的短暂——从爱到失去,从呕吐到清醒。
本节目是陈晓卿导演从摄影机背后走到镜头前,用自己的视角,寻访美食,并探讨食物背后的故事。在本节目中,陈晓卿前往中国八个不同的地区,他和不同的向导一起,完成自己的风味探索之旅。向导中,有陈晓卿的老朋友,也有新相识。他们背景身份各异,有哲学家、考古学者、人类学家、 音乐人、职业厨师、经济学家、作家等。陈晓卿用食物把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他认为,“美食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粘合剂,能让人有更多的理解和沟通”。
这是一档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录片,驻扎在三座城市一线急救工作现场,通过24小时纪实跟拍真实记录急救现场的工作状况,真实鲜活的院前急救案例,展现急救人员的专业与热忱,体现温暖动人的中国故事。
1949年7月11日下午,高增岳率领的先遣营秘密进入国军占领区,拉开了西北决战的序幕。他们将在敌后连续行军140华里,炎热、干渴、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他们踏上的是一段艰难的征程。罗局镇,关中国军守备要点,也是高增岳部队的目的地。面对国军“羊拉屎”阵型的层层布防,他们能否成功穿插到位、夺取目标,将是此次战役成败的关键。在强家沟、罗局镇、眉县火车站构成的渭河以北一段狭长地域上,十余万国军部队拼死突围,企图夺回唯一的逃生道路。高增岳和他的战友们面对四面八方的危险,抵御着数倍于己的敌军。经过反复争夺,双方的焦点集中在了塬上台地高王寺战场上,在连续作战的疲惫与缺乏重武器支持的劣势中,高增岳毅然率部向国军永备工事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影片记录了鲁荣远渔267、268金枪鱼延绳钓船的船员,在印度洋上生产工作场景和精神情感世界。 影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海洋故事,聚焦中国远洋渔业船员劳动群像,透视远洋劳动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诠释开拓进取、挺进深蓝的海洋文化特质。影片人文内涵丰富,影像视角独特,是一部中国远洋人的追梦赞歌。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即2022年亚洲运动会。继北京和广州后,杭州成为第三个获得亚洲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
穿过沙漠与暗巷、越过烦嚣与驱逐,一辆三轮摩托车也可骑行中国?于小龙是健康身份里的每一种例外,但即便面对身体的障碍与地缘的阻隔,依然阻挡不了他驾上一辆摩托三轮,坚持对尊严与爱的求索。
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网络产品部和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火焰蓝,只为你着迷》以趣味化、平民化和个体化的语态讲述新时代消防队伍365天,24小时不打烊守护一方平安的故事。本片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消防员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逆向而行的“火焰蓝”精神,还原神圣职业光环下的一个个血肉之躯,普及消防知识,唤起并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节目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医护人员,聚焦普通人与医院最常发生交集的场景,以儿科医生的工作生活为缩影,围绕不同儿科科室,讲述新生儿、学习困难、单亲带娃、心理问题等育儿热点,将故事辐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带领观众感悟人生百态,以点带面树立极致鲜活的儿科医生形象,构建温馨、和谐、互助共赢的医患关系。
《川味第四季》,彬歌导演及其团队将继续深入乡野市井,循着炊烟与酒香,再一次用镜头诠释人与食物的因缘牵绊。以美食为线索,娓娓道出这人间烟火里的百般滋味,通过乡愁乡味、市井小吃、江湖菜、私房菜以及曾经的官府菜,拨开这“百菜百味”里“味”的奥秘,并从中感受人们生活景象的变化,食物本身与人类味觉的不断调和,以及人们如何食其味而知其所以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当晚,欢庆的游行队伍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扩音器里不断传来毛泽东洪亮的声音:“人民万岁”!这一声朴实而又充满感恩的回应,凝固成永恒的历史音符。 影片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用别具情感力量与温情脉络的经典光影描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的崇高精神,彰显出"人民万岁"的铮铮誓言。
纪录片《寻古中国》将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原点标识和延续密码,艺术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及其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匠心续写中华文明时代进步。 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在2022年计划推出首批6个系列,分别为:《寻夏记》《河洛记》《古蜀记》《云梦记》《玉石记》《稻谷记》,各系列5集,每集30分钟。
1992年歲末,一群黑面琵鷺在台南七股遭到不明人士惡意槍殺,引發全台民眾高度矚目。當時奉派採訪的攝影家王徵吉,自此也走上長達三十年的守護黑面琵鷺之路。在當年,全世界黑面琵鷺的總數只有不到300隻,這個瀕危物種獲得來自許多國家的關注。 不同領域的愛鳥人,以跨國合作的用心,為開拓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其中的奉獻者包括學者、繪本作家、賞鳥人、基層公務員、養殖業者,以及更多的無名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房黑面琵鷺故事。而專情黑面琵鷺三十年的王徵吉,即使經歷喪妻、罹癌等生命逆境,也仍不改其志。如今,全球黑面琵鷺數量已經超越6000隻,但牠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保育之路仍然持續繼續下去…。
2023年,食贫道《环球大宝荐》系列再度出发。3集纪录片内容,讲述关于日本,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事。
本季节目延续第一季的风格与基调,将目光投向全国的秋冬美食大宗,深入顶级食材的原产地,涉足至大海、湖泊、高山、草场,呈现壮阔的自然与一方的水土与物产。通过美食与美酒的搭配,展示不同地域的秋冬时令食材,以及仰赖各方水土的人们多样化的生活。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么?如果能跨越时空地域遨游在植物的海洋,畅游在动物的王国,我们能看到什么? 作为首次聚焦国家公园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拥有祖国最丰富独特动植物资源的地方,带领观众走进五大国家公园。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认识独特的野生动植物;去大熊猫国家公园看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了解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东北豹、紫貂;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感受热带雨林的迷人魅力;去武夷山国家公园体验由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地貌。从雪域高原到碧水丹霞,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带观众领略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生命的跃动!
城市隔著一條河流便能看見重建後的溪洲部落,但是許多來河濱運動的路人卻不知道,這裡有個部落。 族人搬家了,而搬家的距離只有100公尺。但這100公尺的路途之間,不僅跨越了歲月,跨越了背負違章建築的污名,更跨越了過去與現在派系的分歧,但通過儀式,最終讓他們找到了家的位置。而此時此刻移動的感受,就像阿美族語裡「Maro’ay to ko kerah」所說的,在潮汐之間有個安靜時刻,會讓海底生物找到自己的歸宿,自己的家。 張祖淼,一個沒有阿美族名字的人;他是溪州部落第二代,從小在都會長大;父親很早就在身處邊緣的溪洲部落替族人開設雜貨店,店名叫「新原民商店」;張祖淼從小看著河對岸的城市建築,從荒野到繁華;反觀溪洲部落舊址卻因為位置涉及行水區的安全疑慮,必須異地重建。 在政府策劃的「333」模式裡面,由政府負擔1/3經費,另由族人負擔2/3自籌款與銀行貸款的重建計畫裡面,族人被限制家屋產權歸屬部落,雖然這樣能達到「部落自治」,但從一開始家戶身份認定,就驅使原有的家族分散,「搬與不搬」接踵而來的派系分歧,也加深族人的分裂與矛盾。 於是這一年歷經建商不負責任逃跑,族人提早住入尚未完工的家屋,於是每年一度的豐年祭開始了,他們在華美的城市面前,用原始傳統的儀式,弔念過去一同抗爭卻已逝來不及見證「新家」的祖靈們。溪洲部落仍然維繫祭典的傳統,感念土地的靈魂,用原始的傳統儀式,重新凝聚修復過去撕裂的情感。因為他們都是這個家(部落)的一份子。 只是都會區的邊緣還有許多原住民部落,政府策劃的「333」模式,是否真的適用每個形成的河濱部落?
纪录片《中国》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第一季勾勒出春秋至盛唐的的历史图谱,第二季将从盛唐继续将起,第三季的故事则追溯到上古时代。